“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所强调的内容。
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更美好是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精神诉求,全社会崇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人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守望蓝天,看护清水,保洁空气,修复生态,让海西州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同类地区的前列,更是所有海西人的孜孜追求。
植绿色护湿地生态环保见成效
盛夏时节,徜徉于德令哈的大街小巷,呼吸的都是清新的芬芳。这芬芳源于德令哈市多年对绿色的执着追求,源自德令哈市确立的生态立市战略。德令哈作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决策群体将发展城市生态体系与城市长远发展有机结合,以此保证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把德令哈打造成为绿色聚宝盆的同时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充分利用巴音河穿城而过的独特优势,打造出了“青山护城、秀水穿城、循环绿色、生态良好、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柴达木新城。
巴音河是德令哈的母亲河,自2007年起开始对巴音河进行综合治理,修建防洪堤、橡胶坝,进行河道防渗,实行两岸绿化美化……经过几年的河道治理,昔日充斥脏乱的巴音河,如今在花岗岩栏杆、两岸林带景观的绵延簇拥下,摇身一变成为市民最喜爱去的休闲、散步首选地。巴音河核心景观带的形成,对身边的整座城市产生了辐射和带动效应。在河道整治的基础上,德令哈市极力推进荒漠化土地治理,扩大绿洲、湿地等生态屏障面积,使重点生态屏障保护和建设初见成效。
金秋时节的可鲁克湖,在连绵不尽的芦苇和芨芨草的环抱中,波光映着蓝天,水鸟点水逐嬉,岸边草丛时有野鸭蹿动……这处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是可鲁克和托素湖湿地保护区的一个小小缩影。曾经可鲁克和托素湖这两滴“情人的眼泪”,因生态环境下滑,水岸线出现下落,野生动植物濒危。自从在这里实施了生态保护区工程,两滴“情人的眼泪”才重新“含情脉脉”,闪现异彩。
2013年,可鲁克湖从全国参报的43个水质优良湖泊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15个重点生态支持湖泊范围,这意味着德令哈市20%的重要湿地纳入保护区管理范畴。争取到生态保护专项资金4.3亿元,以项目实施提高湖泊流域林草覆盖率,保护天然湖滨岸线达到全湖岸线的95%以上,使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污水处理率达到8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60%,畜禽规模化养殖率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这才有了可鲁克湖水质保持在2类以内的成绩。无疑,这是我州把“生态环保优先”作为发展之要,以“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作为破题延篇带来的成果。
战荒漠遏“黄龙”多措并举保生态
柴达木盆地既是一个资源丰富的“聚宝盆”,也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数据显示,海西州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42亿亩,其中流沙地2004万亩,半固定沙地1533万亩,固定沙地1089万亩,戈壁滩6164万亩,风蚀残丘2542万亩,潜在沙漠化土地910.5万亩。是什么力量让这些沙地不再威胁城市、农村,是什么力量让狂风、沙尘消寂?
一抹抹绿色的人造林就是答案,“十二五”期间,我州争取各类林业建设投资15亿元,完成营造林任务164.8万亩(人工造林63.16万亩、封山(沙)育林草101.64万亩),湿地保护129.3万亩,中幼林抚育5.1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面积1834.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柴达木梭梭林、格尔木胡杨林、可鲁克托素湖、诺木洪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携手乌兰县哈里哈图国家森林公园向外辐射,将675万亩的土地揽于“怀抱”之中保护起来。乌图美仁等3个重点封禁保护区,将1323万亩的区域划了进来,在休养生息中,孕育出彰显生态活力的未来“海西风景”。我州加快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游牧民定居工程饲草基地、草原鼠虫害防治等项目,共完成沙化草地治理1203.75万亩、黑土滩治理3万亩、草原毒杂草治理160.05万亩、补播改良退化草地20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1322万亩,建成禁牧围栏260.4万亩。在向荒漠戈壁的挑战中,见证着海西举全州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念。
摒弃传统生态保护理念,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开展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推进荒漠化沙漠化治理、盐碱化土壤治理、湿地保护和水资源科学利用、草原和天然林保护、矿山整治修复、重要交通沿线周边环境保护与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工程,大力发展枸杞、沙棘种植等生态产业,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全面完成木里矿区生态修复一号工程,坚决遏制恶性重大生态事件的发生,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实施大气、水域、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大废气、废水、废渣整治力度。在我州实施柴达木地区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的持久战中,只有冲锋,没有退却,不仅仅源于柴达木脆弱的生态,也源于柴达木人一代一代遗泽的柴达木精神,在信念与力量的考量中,“黄龙”在消歇怯步,绿色之帜在招展。
深耕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环境护航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海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牢固树立起生态保护优先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环境整治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做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生态保护建设,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让清洁能源更好造福人民的重要指示”。
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启动零排放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做好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是我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最大责任。近年来,我州依托资源优势,立足区域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全州新能源产业正在朝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趋势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新能源企业纷纷入驻柴达木,创造了同一地区短期内最大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量、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系统工程等多个“世界之最”。海西地区新能源装机突破40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13.5吉瓦,形成装备制造、发电、送出、实证、应用等为一体的产业链体系,打造全国光热发电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绿色发展离不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光热发电产业,与光伏发电、风电共同组成清洁能源发电系统,大大推动了风电光伏发电的发展,加快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如今,海西发展清洁能源支持体系基本建立,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空气、水气、天气质量进一步好转。
海西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和红线。宁愿发展慢一点,也绝不破坏生态环境,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集约发展之路,积极培育和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
如今,生态文明理念正在不断地融入到海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生共赢,生态“红利”不断升级。随着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顺利实施,这样的愿景渐现:老百姓生活的区域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充分享受着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实惠。